黄寿峰(1982.8-),厦门大学社科处副处长,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经济学科教授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博士(金融经济学方向)。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人,中共党员,是2002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获得者,荣获福建省第十二届、第十四届社科优秀成果奖(2018年、2021年)、第二届洪银兴经济学奖获得者(2017年),入选2017年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培育计划,是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财政学会理事、厦门市财政学会理事。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福建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课题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以独立/第一/通讯作者名义在《Economics Letters》、《The 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经济研究》、《世界经济》、《财政研究》、《统计研究》、《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经济学动态》、《国际金融研究》、《经济学家》、《财贸经济》、《厦门大学学报》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是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匿名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通讯评议专家,是《The 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管理科学学报》、《财政研究》、《财贸经济》、《中国管理科学》、《南方经济》、《中国经济问题》等期刊的匿名评审人。
研究方向:公共经济学(基础设施建设、老龄化、三农等问题)、乡村振兴、财政学(财政目标制、财政冲击、财政透明度)、国际金融学(人民币汇率、通货膨胀)、环境经济学,近年来尤其关注乡村振兴、信息技术与公共经济学的交叉议题。
工作经历
2020.06- 至今 厦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副处长
2017.08- 至今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5.09-2017.07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2.08-2015.08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 副教授(破格晋升)、硕士生导师
2010.07-2012.08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 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育经历
2007.09-2010.06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金融学(金融经济学方向) 经济学博士
2004.09-2006.06 中山大学信息科技学院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数据库与知识库方向) 工学硕士
海外教育经历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经济学部 访问学者 2015.09.01-2016.09.01
获奖情况(从教以来)
福建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21年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优秀党员 2021年
福建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018年
厦门大学“闽都.国际银行奖教金”(科研类) 2018年度
第二届洪银兴经济学奖 2017年
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培育计划 2017年度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邓子基奖教金” 2017年(邓子基资深教授从教70周年)
厦门大学“邓子基奖教金”(科研类) 2014年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 二等奖 2013年度
近期研究:
[48]Directors’and Officers’Liability Insurance,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Firms’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R&R
[47]绿色税制改革与企业避税——来自环境污染“费改税”治理政策实施的证据,《经济研究》外审
[46]可为与有为: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目标如何影响财政收支,《经济学动态》二审
[45]有所为有所不为:财政收入增长目标对企业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统计研究》外审
[44]“以地生财”还是“以地引资”:财政收入增长目标与城市土地配置,《中国工业经济》外审
[43]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研究——来自城投债的证据,《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第5期(第一作者)
[42]准确把握新型举国体制的六个本质特征,《国家治理周刊》,2020年第42期(独撰)(人民智库全文转载)
[41]“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战略:变迁与跨越,《国家治理周刊》,2020年第36期。(独撰)
[40]税收竞争、财政透明和非税收入——来自我国市级层面的证据,《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第4期(第一作者)
[39]财政压力、生产投入要素扭曲与经济绩效,《财政研究》,2020年第3期(第一作者)。
[38]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探索2019,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
[37]新中国70年政府与市场关系变迁,《国家治理》周刊,2019年第25期(人民智库全文转载)
[36]税收情报交换能抑制企业跨境逃避税吗?——来自中国的证据,《经济研究》二审
[35]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人民币实际汇率: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经济研究》终审
[34]Ha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Restrained Smog Pollution:Evidence from China, 《The Singapore Economic Review》, 2018,1-25, (First & Corresponding Author)
[33]财政分权对我国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世界经济》,2017年第2期,(独撰)
[32]环境规制、影子经济与雾霾污染——动态半参数分析,《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11期(独撰)。
[31]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理论机理与实证检验,2016年世界经济学年会(天津南开大学)、2016年经济学年会(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30] 财政支农、金融支农促进了农民增收吗?——基于空间面板分位数模型的研究,《财政研究》,2016年第8期 (独撰)
[29] 廉洁度、公共投资与基础设施质量:宏观表现与微观证据,《经济研究》,2016年第5期 (独撰)
[28] 财政透明度对腐败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的证据,《财贸经济》,2015年第5期 (第一作者)
[27]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between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nd Price Level: Evidence from China,《Economics Letters》,Vol. 117, 2012, pp. 870-873. (Corresponding Author)
[26] 家族控制、金融发展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投资研究》,2012年第8期 (第三作者)
[25] 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我国外汇储备变动的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7期。 (通讯作者)
[24]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经济学家》,2012年第6期。 (第一作者)
[23]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物价传递效应:多结构变化协整回归分析,《国际金融研究》, 2011年第5期。 (第一作者)
[22] 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与外汇储备相关性的实证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第3期。 (第一作者)
[21] 我国财政冲击的动态效应和传导机制研究,《财贸经济》,2010年第5期。 (第二作者)
[20] 结构变化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传递效应、动态运行及宏观决定,《统计研究》,2010年第4期。 (第一作者)
[19] 外汇储备增长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上海金融》,2009年第9期。 (第一作者)
[18] 腐败、公共投资与基础设施质量:宏观表现与微观证据,2015年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学者论坛,厦门
[17] 财政支农、金融支农与农民增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分位数模型的研究,2014年中国统计学年会,厦门
[16] 财政支农、金融支农与农民增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分位数模型的研究,2013年海峡两岸财税学术研讨会,厦门
[15] FDI、国际贸易、自主研发与经济增长——技术进步视角,2012 CSBF两岸金融高峰论坛,北京。
[14] 我国外汇储备变动的通货膨胀非线性效应研究,2011年中国数量经济学年会,济南。
[13] 我国开放型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011《中国工业经济》青年作者学术研讨会,杭州。
[12]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2011 CSBF 两岸金融研讨会暨渤海高峰论坛,北京。
[11] 我国外汇储备变动对物价水平波动的传导效应研究, 工作论文。
[1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exchange rate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nd appreciation expectations with structure breaks: evidence from China,working paper.
[9] 我国股市和汇市的交互作用研究, 2013工作论文。
[8] 财政透明度、腐败与经济增长,2013工作论文。
[7] 基础设施与市场一体化研究:基于中国的证据,2013工作论文。
[6] 我国外汇储备变动的通货膨胀效应:基于综合视角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2012工作论文。
[5] 我国开放型经济条件下FDI、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2012工作论文。
[4]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微观机理和宏观模型,2012工作论文。
[3] The Pass-Through of RMB Exchange Rate to Chinese Price Level under Structural Change, Dynamic Movement and Macro-Determinants, 2011 working paper.
[2] Testing the Nonlinearities between RMB Exchange Rate and Inflation Volatilities in China, 2010working paper.
[1] Pass-through Effect of RMB Exchange Rate to Domestic Price under Multiple Structural Changes, 2010working paper.
近年来主要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173108,财政预算增长目标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2022.1-2025.12,45万元,主持,在研;
福建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关于实施福建乡村振兴行动研究,2021.6-2023.12,6万元,主持,在研;
厦门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培育计划项目,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问题的影响研究,2020.10-2024.12,40万元,主持,在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303196,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微观传递和宏观影响研究,2014.01-2016.12,22万元,主持,结题;
福建省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研究,福建省乡村振兴研究会2021年度开放课题,1万元, 2021.04-2021.10,主持,在研;
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项目,人口老龄化与环境质量,2017.07-2019. 07,2万元,主持,结题;
2017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710171026,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环境污染,2017.01-2019.12,10万元,主持,结题;
“福建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对策研究”,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2013年,主持,结题。
2011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1221013,公共财政投入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2011.01-2013.12,10万元,主持,结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复杂网络与准实验方法的区域生产网络政策响应研究,72074185,48万元,参与,在研;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6JZD01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与政策思路研究,2017.01-2019.12,80万元,结项,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573218,交通设施的空间网络特征及其异质性产业集聚效应研究,2016.01-2019.12,56万元,结项,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交通设施的空间网络特征及其异质性产业集聚效应研究,71573218,2016.1-2019.12,第一合作者。
2017校长基金(2017厦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交通网络与方言距离的贸易促进效应研究”,2017.1-2019.12,第一合作者。
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与政策思路研究,2017.1- 2019.12,参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式金融资源配置模式下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研究,71373217,2013-2017,第一合作者。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础设施产业集聚效应的微观基础:基于空间数据与方法的研究,13YJA790061,2013-2015,第一合作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半强制分红政策、公司分红行为与投资者保护,71102058,2011-2014年,第二合作者。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稳定资本市场与扩大消费问题研究,09CJY083,第三合作者。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年项目,缓冲储备理论和中国居民预防性储蓄消费行为的理论模型和计量研究,GD11YYJ01,2011-2013,第三合作者。